•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不要無端聯想,蘋果AR應該和元宇宙沒什么關系

    說到蘋果最受期待的新產品,其中必然少不了一直在“曝光”,但是卻不見其身影的蘋果AR設備。直到前段時間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蘋果確實在開發一套AR設備,至于這套AR設備的外觀和性能則是以猜測為主。

    早前不少人都認為蘋果的AR設備可能最早要等到2023甚至2024年才會發布,屆時的芯片和顯示技術才能夠支撐蘋果的野心。不過,最近兩年芯片性能的快速發展著實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連帶著蘋果AR的進度似乎也有所提升。

    蘋果AR明年就能買到?

    根據最新的消息,蘋果AR設備最早將于明年的Q4發布,除此之外,相關人士還透露了蘋果對于這款AR設備的一些性能要求和設計要求,比如可替換的鏡片、媲美Mac的性能等。

    從信息提供者曝光的材料來看,蘋果的第一款AR設備將會采用常見的頭戴式設計,擁有一個體積不小的頭部顯示區,同時將會采用更加復雜且昂貴的設計,該設計將允許用戶自行替換設備中的鏡片。

    據悉,蘋果正在與全球各國的相關機構、部門合作開發一種新的鏡片,該鏡片將會允許近視用戶在AR設備上隨意調節鏡片度數,以此來保證正常的使用體驗。至今為止,在AR設備領域還沒有一個切實的方案能夠解決近視用戶的使用問題,如果蘋果能夠成功,對于近視用戶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不過,考慮到類似的架構肯定需要一定的空間來調整鏡片之間的距離,那么蘋果的首臺AR設備在外觀上可能與目前的VR設備更相似,而不是Google Glass那種類似于一個增強眼鏡的設備。

    另一方面,蘋果對于AR設備的性能要求也佐證了這款設備的體積并不會小,在蘋果的計劃中,這款設備將會擁有Mac同等級的處理器,如無意外應該就是剛剛推出的M1系列ARM處理器。

    即使是以ARM的低功耗,想要提供Mac級別的性能同樣有著不小的功耗和發熱量,而且M1芯片本身的體積也不小,斷然是不可能被塞到眼鏡框里的。所以,基本可以斷定蘋果的初代AR設備依然會有著不小的體積,而且考慮到電池的體積,續航時間也不會太長。

    在此次曝光的信息中,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信息點:蘋果有意在未來十年里讓AR設備逐步取代iPhone,為此設定了十年銷售10億臺的目標。考慮到目前在線的iPhone設備超過9億臺,基本上就是讓AR設備完全代替iPhone,成為蘋果移動設備的新核心。

    蘋果方面似乎也沒有掩飾自己的目標,庫克在此前的訪談中就一直對AR技術的未來有著極大的期待,并且直言AR設備將會是蘋果下一個十年中的劃時代產品,話里話外都有著讓未來的AR設備取代iPhone的意思。

    想要取代iPhone并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首先是售價上必須盡可能地與iPhone等同,或是至少不能高于Pro系列的起售價,否則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都是一個無法輕松承受的價格。另外,未來AR設備必須更易于長時間攜帶且擁有更長的續航,否則依然會是一個昂貴的“玩具”而已。

    其次就是功能上需要能夠對標iPhone,并且面對iPhone有著明顯優勢,這方面就需要看日后的蘋果AR生態發展了。雖然在移動AR生態方面,蘋果目前確實有著明顯優勢,但是大多集中在娛樂、教育等領域,在生產力、日常生活等領域的應用還很薄弱。

    如果能夠在未來十年里解決以上的問題,那么我們也許能夠見到一個嶄新的移動AR生態在蘋果手中誕生。對于蘋果的AR設備,數碼圈也是相當期待,以至于幾乎每年都會有相關的曝光,而且都說將于明年發布,以至于不少網友都對蘋果AR產生PTSD了。

    不過,今年的爆料信息源相對來說靠譜許多,著名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已經多次成功預告了蘋果公司的新設備計劃,此次似乎也是信心十足。而且,發布并不代表發售,根據報告來看蘋果會采用與初代Apple Watch類似的“發布后延遲上市”策略。Apple Watch的發布與發售時間就相隔了整整227天,所以蘋果的AR設備能在2023年年末前發售就算不錯了。

    落后數年的蘋果AR,能否后發先至?

    算起來,距離谷歌、微軟等公司推出初代AR設備已經過了數年的時間,其中谷歌的Google Glass已經“胎死腹中”,沒有再進行后續的更新,微軟的HoloLens則更新到第二代,但是主要面向企業市場和工業應用,在個人市場幾乎沒有聲音。

    簡單來說,目前的個人應用領域中AR設備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并沒有哪家公司成功建立起了簡單的生態或是得到用戶的認可。所以,即使蘋果明年才發布第一代AR設備也算不上是落后多少,在個人AR領域每一家公司都還處在探索階段,甚至如果蘋果能夠打造出一個完善的AR生態,那就是妥妥的先行者。

    谷歌、微軟的AR設備無法在個人應用領域取得成功,主要是受技術因素導致輕便與高性能只能二者選其一。谷歌選擇了輕便結果推出了一款只有簡單功能的AR眼鏡,微軟選擇了高性能,于是不得不承受過高的硬件成本和龐大的機身,最終只能向企業領域發展。

    所以,為了滿足個人用戶的需求,曝光的消息稱蘋果內部對AR設備的要求之一就是脫離iPhone、iPad、Mac等設備后,AR設備依然可以獨立運行并提供完整的體驗,同時支持廣泛的應用而非特定應用,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處理器支持才有可能實現。

    可以由此推斷蘋果的初代AR設備將會面向更廣闊的用戶群體,并在后續被普及到更廣泛的市場中,而不是類似于微軟HoloLens那樣僅面向企業級市場。不過,受限于設備大小和續航,初代主要的應用場景應該是室內及短時間的戶外使用,而不是一個可以常態化使用的AR眼鏡。

    總體來說,蘋果在處理器、生態等方面依然是有著明顯優勢的,其中ARM高性能處理器就是微軟等公司暫時無法媲美的一個領域。而且蘋果的個人AR生態也已經初步建立,App Store上已經有了不少有趣的AR應用,比如基于蘋果地圖的AR導航、可以幫助開發人員輕松制作高質量AR模型的RealityKit、以及面向用戶和開發者的ARKit 5,ARKit 5能夠讓用戶更好、更輕松的體驗AR應用。

    從開發到用戶體驗,蘋果憑借iPhone、iPad就已經構建出了一個有著初步生態鏈的AR生態,而在AR眼鏡問世之后,想必會讓更多的開發者和用戶關注到AR領域的App開發上,成為首個完善的AR生態。

    至于蘋果為何選擇在2021年年末透露相關設備的消息,不少媒體都猜測蘋果可能是想蹭一蹭近期的元宇宙熱度。這個猜測不無道理,在29號曝光相關消息后,蘋果目前已經連續兩日股價上漲,并且也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

    另一方面,AR也確實是元宇宙的核心之一,通過AR與VR相互協同組成的虛實交互世界將會是元宇宙的核心應用。所以,如今任何與AR、VR有關的新聞都不可避免地被引導到元宇宙的領域中,那么蘋果對于元宇宙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

    庫克其實曾經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他認為蘋果的AR設備并不等同于“蘋果元宇宙”,我們的初衷僅僅是打造一個“AR設備”,而不是一個基于蘋果生態衍生出來的“元宇宙”。庫克表示:“AR技術可以增強我們的對話,增強學習,并真正放大技術對人們的價值,而不是把現實世界封閉起來。

    所以,將蘋果AR設備與元宇宙直接聯系起來還為時尚早,蘋果的初代AR更多的是傾向于一個iPhone和MacBook之外的應用場景,讓用戶能夠在現實世界中體驗到不一樣的精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作者:TSknight,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