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 | 「方位角」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打造室內外全域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系統
人類80%的活動都發生在室內場景。無論是智慧交通、自動駕駛等領域,還是物流、消費、制造等場景,室內高精度定位導航一直有著較高的需求。然而,傳統的室內定位導航系統存在精度差、成本高、終端普及性差等痛點。搭建符合行業應用需求的高精度室內定位導航系統,成為當前室內定位導航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成立于2021年5月的「上海方位角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位角”),主要從事高精度時空服務和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導航服務,團隊主要成員來自于中科院的北斗導航衛星研制團隊。方位角公司致力于構建與室外衛星導航系統無縫銜接的、低成本的、易用的室內PNT(定位、導航、授時)系統,打造室內外統一的全域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平臺,構建時空大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多行業服務能力與解決方案。
36氪獲悉,方位角公司已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由深創投、東方富海管理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聯合領投,萬川資產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產品落地。北斗應用市場正在高速增長,加速北斗應用推廣已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室內定位導航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方位角公司創始團隊擁有多年北斗導航衛星研發經驗,形成技術壁壘;公司致力于應用虛擬衛星技術解決室內及室外盲區高精度定位導航難題,具有很強的應用推廣價值。
目前,方位角團隊總計有35人,其中超過一半為研發人員。公司申請了近20項專利,在核心技術上不存在卡脖子問題。創始人安洋是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北斗三號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獲得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核心成員,了解衛星導航技術及產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沈學民教授是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技術領頭人、國內知名航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次、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次、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獎3次、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圖片來源:方位角)
北斗技術解決室內導航定位痛點
傳統的室內定位導航手段主要有WIFI、藍牙、UWB三種。WIFI技術的精度較差,無法實現精準定位導航,在智慧停車、自動駕駛等場景基本無法使用。藍牙技術的穩定性較低,AoA體制的藍牙天線陣列不僅成本大幅提高,且接入容量受限,也難以支持高動態用戶。UWB技術的定位精度缺乏提升空間,且必須適配專用終端,手機無法使用UWB實現定位導航,普適性較差,且核心知識產權與關鍵芯片均受制于美國,下游議價能力較差。
受到三種傳統技術路徑的限制,室內定位導航一直局限在少數場景,無法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室內定位行業亟需嶄新的解決思路,而室內衛星導航技術的到來,正好滿足了該需求。隨著北斗三號的高精度增強系統建設突飛猛進,室外北斗高精度應用已成為現實。上海市發改委、市科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上海市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預計到2023年末將打造5家以上上市企業,推動北斗時空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而北斗的室內應用將成為北斗產業一個全新的重要增長點。
方位角通過自研的室內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室內獨立定位,還可以與室外衛星導航系統無縫組合提供室內外全域服務能力,對于需要進出隧道、地下空間的智慧交通及進出倉庫的智慧物流等行業至關重要,室內外衛星導航一體化為自動駕駛的全場景實現提供了強大的基礎。
基于行業的發展背景與痛點,方位角自研的室內衛星導航系統,模擬真實導航衛星的發射信號,所有衛星導航終端(手機、電腦、車載終端等)均可在衛星導航信號盲區(室內、地下、隧道、高架下等)實現定位導航,構建室內外一體化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相對于傳統的技術路線,方位角的室內定位導航技術擁有五個技術優勢:
與室外衛星導航系統完美兼容,無需構建室內外兩套導航系統,減少信號切斷的中斷風險,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 所有搭載衛星導航模塊的終端(手機、車載等)均可實現室內定位,使用者無需增加任何硬件設備,是消費端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基礎; 系統可根據場景及用戶精度要求靈活配置,布設成本可低至數元每平米,可滿足展館、商超、停車場等更多大眾化需求場景; 定位精度高,可適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工廠、自動駕駛等高精度要求的場景; 兼具高精度授時與定位導航能力,可構建室內外一體化時空基準;手機室內定位實驗:平均精度優于1m,極限精度優于0.1m(圖片來源:方位角)
產品矩陣:軟硬結合,提供多場景全域服務
成立不到半年時間,方位角已經打造出多款軟硬件產品:
一、室內衛星發射機(虛擬衛星):室內衛星發射機主要布設于定位服務區域,通過在室內空間等導航衛星信號覆蓋盲區,布設室內衛星系統,可將用戶在室外享受的衛星定位導航功能延伸到室內,實現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導航。室內衛星發射機由方位角自主研發,掌握全部知識產權,可完全模擬衛星導航信號。方位角與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合作研發了多種品類的定位導航系統發射機。
方位角與中國移動聯合研發的室內衛星發射機(圖片來源:方位角)
二、廣域覆蓋發射天線:配合室內衛星發射機使用,單臺室內衛星發射機可外接8-32個天線,天線具有廣闊的覆蓋范圍,提高覆蓋性、降低布設成本。
鼠標大小的天線實物與實景布設圖(圖片來源:方位角)
三、高精度終端:為了滿足無人駕駛車輛、智慧工廠、機器人等有高精度需求的場景,方位角目前正在聯合合作方,共同研發高精度專用終端。該專用終端可融合室外RTK,并配合室內衛星發射系統,在室內外均可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在專用終端方面,方位角的主要合作方為中國移動和華大北斗。
高精度終端模組實物圖(圖片來源:方位角)
除以上三款針對定位導航的產品外,方位角也在同步開展授時產品的研發,主要針對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電力、金融、通信、交通調度等場景。高精度授時是北斗系統的基礎功能,當前市場尚在培育中,但隨著時空一體化場景的需求逐漸增加,未來對授時的需求也會大幅增加。方位角目前已完成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系統化、可量產的高精度授時產品。
在軟件方面,方位角目前正在開發定位導航平臺,可以提供高精度室內外地圖、實時軌跡顯示、路徑規劃、語音導航、歷史軌跡存儲與回放等基礎功能,還可實現定位導航授時、軌跡追蹤、電子圍欄、區域報警及大數據分析等多種應用功能,為終端客戶提供各類增值服務。同時提供基于方位角定位導航平臺的二次開發服務,通過本地SDK、系統級API、云計算平臺等多種方式,滿足多類型系統集成商的定位導航業務需求。該平臺目前正在完善中,將持續優化界面,改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使用舒適度。
定位導航平臺demo(圖片來源:方位角)
行業解決方案與合作案例
室內定位導航需求豐富,場景多種多樣。在配套的軟硬件支持下,方位角聯合了多個領域的合作方,共同打造出滿足多種行業需求的豐富產品。
一、智慧交通:我國擁有龐大的基礎設施,包括大量的隧道、地下通道、峽谷山路、高架橋下等導航衛星信號較弱的場景。而未來要實現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這些道路基礎設施都必須智能化以保證足夠的駕駛安全,并與室外的衛星導航系統無縫銜接,實現一體化定位導航。目前,方位角正在與中國移動等企業合作,在這些交通場景鋪設室內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為車輛提供室內及地下空間的高精度定位導航服務,并可適應車輛在室內空間下的高速狀態。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作為方位角的重要合作伙伴與渠道商,共同研發車載終端等設備,拓展更多智慧交通項目,并致力于打造第一條北斗信號全覆蓋的高速公路。
二、智慧停車:除了高速狀態下的智慧交通場景,方位角當前也在擴展智慧停車業務。相比于半遮蓋的交通道路,多數的寫字樓、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均屬于完全遮閉狀態,室外導航衛星信號無法覆蓋。方位角聯合捷順共同擴展智慧停車的相關業務。方位角計劃打造一個銜接室內外的停車尋車服務系統,基于手機APP,可提前選定車位、規劃路徑,通過方位角的導航服務一鍵導航至室內目標車位,定位精度可達1米。
智慧停車(圖片來源:方位角)
三、智慧工廠:當前我國許多工業生產場景都在向智能化轉型升級,而高精度定位則是智慧工廠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礎。方位角聯合華大北斗,根據工業客戶需求打造基于專用終端的高精度室內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實現零維到三維的多種定位導航功能,可為工人、資產、廠內車輛、流水線載具、AGV、機械臂、工業機器人等提供厘米級精度定位導航、無縫追蹤、智能調配、協同工作等服務,實現對物料產品跟蹤監控,適用于工廠及倉儲等場景。
四、智慧生活: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在購物中心找不到商店、在博物館找不到展品、在醫院找不到科室病房、在機場找不到值機臺的處境,面向大眾生活的室內定位導航有著巨大的需求。方位角計劃聯合更多的生活基礎服務機構,為場館內的各類手機、穿戴設備、車載終端等提供定位導航服務。面向C端基于分米級高精度定位導航,提供商場導購、車輛導引等服務;面向B端可采集各類導航終端回傳的時空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提供人流分析、車流分析、消費習慣分析等服務。目前,方位角正在與上海科技館合作,計劃布設一個宣傳北斗與方位角室內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演示場景。
智慧生活(圖片來源:方位角)
五、監控監測:在化工廠、煤礦、學校、醫院、監獄等場景,對于實時監控人員、資產、設備的位置和狀態,有著較高的需求。方位角通過室內的各類手機、工卡、手環等導航終端提供定位及監控監測服務,不間斷地采集各類導航終端回傳的時空數據,并將其位置信息發送給監控中心,實現智能監管與調度管理。當前,方位角正在與中鐵四局洽談合作,計劃在川藏鐵路隧道建設現場布設室內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保障生產作業安全。
除此之外,物聯網、智能終端等廠商也對方位角室內定位導航系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目前,多個手機廠商都在與方位角進行洽談,旨在讓智能手機具備室內高精度定位能力。
2022年營收預期與商業模式
成立不到半年,方位角不僅完成了近億元的天使輪融資,并且已經打造了成熟的第一代定位導航產品,通過系統銷售及軟件算法授權等形式,產生了實際的訂單收入。
方位角創始人、董事長安洋告訴36氪,2022年,方位角預計營收數千萬元。明年的營收規模將由三個方面決定。首先是方位角的技術完備性,包括能否更好的匹配當前不同客戶的需求以及能否提升后期的系統運維能力;其次是產線的搭建情況與產能的水平,這需要結合芯片供給情況等客觀條件來評估;最后是軟件系統用戶界面的友好程度,能否帶給客戶更多增值服務。
在安洋看來,方位角不僅提供基本的定位導航服務,也提供定位導航數據的分析業務,為客戶提供有益信息。方位角希望在定位導航的基礎上打造大數據服務平臺,拓展功能應用,讓客戶基于大數據服務平臺享受到更多增值服務。
安洋告訴36氪,方位角的預期商業模式主要包括產品和服務兩種形式。第一種商業方式以軟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銷售為主,主要與渠道商合作,共同拓展項目;第二種商業模式為數據服務,通過分析各類定位導航終端返回的數據,提供各類分析應用類增值服務。
市場前景積極
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精度越高的定位需求,技術供應商的利潤就會越高。因此,隨著未來自動駕駛等場景的逐漸到來,方位角的利潤率將呈現逐漸提升的趨勢。同時,消費級的高精度定位需求,也將逐漸涌現出來。包括美團、滴滴在內的LBS企業,都高度依賴于手機的定位數據。當前全球每年衛星定位芯片的出貨量可達30多億片,搭載這些芯片的終端、設備都是方位角定位導航系統的潛在用戶。
安洋告訴36氪,方位角在公司建立時就瞄準了手機定位導航系統。因為UWB等高精度專用終端無法做到人手一臺,但2018年以后生產的智能手機,均可實現高精度定位。目前95%以上的APP都要求獲取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智能手機可通過方位角的室內定位導航平臺獲取位置信息,眾多APP頻繁調用方位角定位導航平臺的數據,會產生一個很可觀的收入。方位角不僅會保證B端客戶所需要的產品功能,也會在C端保證用戶界面的友好性與實用性。
除了定位導航市場外,根據方位角與中國移動的共同分析,授時服務未來會形成一個不亞于室內定位導航的巨大市場。當前該市場雖然尚未成熟,但需求正在逐漸強烈。預計可能會在兩三年后,成為能源安全、智能制造、5G通訊、工業互聯網、交通調度、地理測繪、防震減災、氣象監測等領域的剛需。針對授時的產品,方位角依然選擇與中國移動合作,計劃建立覆蓋全國的高精度授時系統,授時精度可達納秒級。方位角目前正在快速推進相關的研發工作,預計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相應產品,并隨著市場發展逐步開發升級產品。
未來規劃
作為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創公司,方位角已經與中國移動、華大北斗等行業頭部企業在研發、生產、市場拓展等方面達成了深度的合作關系。
方位角作為一家早期企業,當前計劃在技術研發上投入更多精力,開發出更加完善的產品,并加強與各大企業的合作。未來,方位角計劃提升產品的穩定供給能力,尤其是在芯片供給方面,方位角也有計劃自研室內外一體化高精度定位導航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