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養”了一只新寵物
當我們還聚焦于小鵬機器馬所帶來的出行新方式時,作為機器狗的網紅波士頓動力Spot也沒有落下前進的腳步。
近日,波士頓動力在其官網發布了機器狗SPOT RELEASE 3.0版本的升級。
自2020年5月波士頓動力推出2.0版本以來,“新貴3.0版本”顯然擁有更多亮點,例如:靈活的自主系統、強大的數據捕獲能力以及新的附加功能,都讓其成為波士頓動力家族的新寵兒。
Spot3.0,波士頓動力的新“寵物”
任務規劃、云兼容、動態捕捉,Spot3.0版本無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提升。作為一款機器,波士頓動力公司的 Spot 首席工程師 Zachary Jackowski 深切地表達了對它的期望,“Spot is a product, and it`s job is to make money.”
他認為3.0版本中的所有亮點都是為了讓其更加自主,以實現其商業價值,他一再強調 Spot是一種產品,它的工作是賺錢。但他也表達了他的擔憂,要實現這一目的,對任何機器人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的確,我們不難看出,在3.0版本中,波士頓動力將自主性研發放在了重點,以確保用戶可以用機器實現最大力度的靈活自治。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Spot對路線的動態規劃。這款被稱為從學術角度來看最先進的系統,可以讓以前機器人的任務范式從線性任務變為動態規劃。
試想一下,當你帶著一個機器人在一個地形復雜的現場記錄路徑時,面對道路上存在的障礙物,機器人只能選擇停止,而你又不得不重新規劃路線。Spot3.0則省事了許多,它將圍繞阻塞的路徑重新規劃,以實現平穩前進。一旦到達目的地,需要采集圖像數據時,其配置在Spot上的CAM+PTZ相機能夠基于場景識別,保證每次從同一角度捕捉到相同的圖像。同時,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Spot還能識別到其它機器的相關數據,比如儀表讀數和熱量讀數,然后發送給監察員進行實時監控。
使用Scout遠程控制
當然,波士頓動力公司不僅僅滿足于Spot單純的前進功能,在后端操作上,通過后方的Spot CAM 集成和分屏視圖,操作人員可以輕松地遠程操作Spot的機械臂,經過本次更新,機械臂還可以實現推開推桿門的動作,以確保它更加順利地前進。
看到這一系列的升級,我們不禁大喊:真香,而另一個讓Spot異常吸睛的則是這只逐漸成熟的機器狗也有自己的“想法”,對于整體的任務規劃來說,Spot會對你所選擇的任務,采取最短的路徑來完成,實現高效工作的目標。
另外,在你感嘆這只“小狗”越發聰明的同時,波士頓動力的研發人員們還給Spot配置了警告聲音,以便讓用戶更清楚地了解Spot。
從Big Dog到Spot,波士頓動力的“寵物家族”
雖然眼前的Spot已集萬千技能于一身,但其實在波士頓動力剛剛開始研發機器人時,也是從“蹣跚學步”一點點做起。
1986年,波士頓動力開始研發第一款機器狗,當時,這個只有軀干和兩條腿的機器,像一個剛出世的嬰兒般,在一根桿子的來回擺動下笨拙的行走。
而后,波士頓動力對它不斷改進,將它從電纜的束縛下釋放出來。2005年,新版本的四足機器人正式面世,這次的機器人拋開傳統的輪式或履帶式機器人構造,其四枝機械臂能夠適應更多地形地貌,通過性能更強,即使面對外界的強大推力,也能照常行走,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可愛的名字Big Dog(大狗)。Big Dog還擁有了遠跳、空翻等技能,可以在各種障礙下嫻熟的駕馭自己的身體。
不過,盡管Big Dog如此強大,但由于其運行過程中噪音較大,最終沒有被美國軍方采用。
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2012年,波士頓動力研發出一款新“寵物”,就是我們熟知的LS3(阿爾法狗),它是波士頓動力公司繼Big Dog之后推出的一款新型四足機器人,與Big Dog相比,LS3的體型更為龐大,負載能力更強,移動速度也更快,實用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其采用的計算機視覺技術,還可實現自動跟蹤的功能,使它在無需搭載專用驅動程序的條件下即可跟隨目標人員前行。但,同樣遺憾的是,LS3自身運行的噪音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且故障維修難度較大,最終還是遭到了美國軍方的棄用。
而后,波士頓動力再次發力,研發出Cheetah(獵豹機器人)和Wild Cat(野貓機器人)。Cheetah雖然創造了48公里/小時的奔跑速度記錄,但因無法擺脫多根線纜,使其注定只能是一款在實驗室中運行的機器人。Wild Cat則好得多,它不僅可以“無線使用”,靈活性上比之前的Big Dog和LS3都有極大的提升。但是,Wild Cat雖然采用了甲醇發動機,但運行噪音依然較大,未來如果采用電池能源提供動力,那么Wild Cat可能會實現低噪奔跑,提高其自身的隱蔽性,從而在戰場上發揮出色作用。
從Big Dog到Wild Cat,盡管這些機器人在性能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但由于噪音問題較為突出,最終都沒有得到廣泛使用。最后,波士頓動力公司充分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在2015年,打造出一款我們現在看到的“Spot”新型四足機器人。
現在的Spot已然成為了家族中的佼佼者,不僅實現了低噪運行,還可以借助兩條肢體在原地跳躍而不摔倒,并且可以靈活上下樓梯。
“寵物家族”還在擴大,新的挑戰來臨
“人紅是非多”,機器人也不例外。面對Spot各項功能的不斷優化,關于它的爭議也逐漸增多,其中,最令人關注的無非就是機器人的實用性。當初售價為9999元的小米機器人鐵蛋,在剛剛公布價格時就引來了不少人的唏噓,大家紛紛猜測,哪些對象會成為鐵蛋的主人。而售價為53萬人民幣的Spot,更是讓普通家庭望塵莫及。
我們知道,比起普通的小型機器人來說,Spot本身的各項硬件已經非常昂貴,再加上常年累積的資金投入,Spot都很難面向普通消費者。對于這個問題,波士頓動力公司 CEO Robert Platter 和首席技術官 Aaron Sounders在早先的采訪當中也坦承,Spot 是為工業用途而開發的,正在引入工業操作。未來或許有可能,但現在不可能以低價為機器人提供像 Spot 這樣的先進硬件。
雖然,Spot距離進入普通家庭還有些距離,但是,實際上,我們已經可以在很多公共場合中看到Spot邁著步子,昂首挺胸的走過。去年,新加坡政府就給Spot安排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公園里巡邏,并同時廣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距離。在地球的另一面,Spot還在新西蘭放起了羊,據悉,新西蘭軟件公司“Rocos”還為Spot設計了一套系統,讓它每天“起床”后,自動穿過果園、山地來到草原,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全自動牧羊。
現在,新西蘭工作人員對Spot的表現十分滿意,“在農牧業中使用這類自主機器人能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對勞動者來說,也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提高產量估算的準確性和耕作的精確度。甚至有人贊嘆道,這是“農牧業的未來”。
看到越來越多的Spot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我們也相信,Spot來到我們身邊也將為之不久,正如此前波士頓動力業務開發人員Michael Perry所說:“我們的總體指導方針是,使早期使用者的總成本低于汽車價格,但這還要取決于租用Spot的數量以及租賃時長。”
融哥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化的普及,高科技零部件的成本降低,智能機器人生產規模和需求的擴大,這些可愛的“寵物”們會在不久后的某天走進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期待未來波士頓動力的“寵物家族”們攜帶著新的技能再次讓我們驚嘆!
參考資料:
[1]Boston Dynamics | SPOT RELEASE 3.0: FLEXIBLE AUTONOMY & REPEATABLE DATA CAPTURE
[2]IEEE Spectrum | Spot’s 3.0 Update Adds Increased Autonomy, New Door Tricks Boston Dynamics\" Spot can now handle push-bar doors and dynamically replan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科技與金融雜志”(ID:STFMonthly),作者:融哥,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