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的影響有哪些(關于建筑密度的影響)
來源:工業網
?
2023-02-15 16:33:51
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范圍內,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與占用地面積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
小區建筑密度的標準
1、居住建筑密度指標,取決于包括院落的組織,綠地所占的比率,氣候、防火、防震、地形條件等對住宅建筑布置的要求,以及建筑層數、屋間距和排列方式等各項因素。在一般情況下,平均建筑層數愈高,建筑密度愈低。
2、新建居住區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層樓區一般可按26%左右,5層樓區一般可按23%左右,6層樓區不高于20%。規范上一層至三層為低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至九層為中高層住宅,十層及十層以上為高層住宅。國家規范是沒有小高層的稱呼,那是開發商提出來的。
建筑密度和容積率的區別
1、建筑密度和容積率概念不同
(1)容積率又稱建筑面積毛密度。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容積率的值是無量綱的比值,通常以地塊面積為1,地塊內地上建筑物的總建筑面積對地塊面積的倍數,即為容積率的值。
項目用地范圍內地上總建筑面積(但必須是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筑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2)建筑密度具體指項目用地范圍內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圍內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和容積率計算方式不同
(1)建筑密度計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總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2)容積率計算公式:容積率=地上總建筑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綜上所述,建筑密度和容積率是兩個概念。容積率=總建筑規模(地上)除以總建設用地面積,一般低密度容積率為0.6,一般高層容積率為2.0以上;建筑密度=建筑基地占地面積除以總建設用地面積,是個百分比,數值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