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界限分明拒絕996 誰在整頓職場?

    他們,出生在千禧年,代表著新世紀的力量,今年夏天,大多數人已經大學畢業,開始步入職場。

    而這股新生力量踏進職場起,就帶來一股新風:拒絕加班,拒絕996,拒絕權威,反對內卷,這都是00后們整頓職場的真實寫照,但很快“整頓職場”變成了一股流量密碼,在社交媒體、短視頻,處處可見段子、爽文、聊天記錄截圖。

    在這場由00后代表的反卷、整頓、改革的敘事中,他們是職場的新生的力量,也代表與過去的職場陋和潛規則說不。Tech星球訪談了一些剛踏入職場的00后代表,讓他們來呈現真實的職場面貌。

    我們無意給一個世代的年輕人貼上標簽,是職場整頓,還是佛系躺,又或是口嗨的假象,年輕人想要的世界,終究要靠他們去追求。

    就像魯迅先生在《野草》中所言:“開口青年,閉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界限分明拒絕996,誰在整頓職場?

    妍希已經是第2次直接拒絕領導的加班要求了。她知道如果自己不明確拒絕,這會讓領導產生誤解,認為自己可以接受下班時間繼續工作。她對Tech星球吐槽,“我不知道我還要說得多明白,他(領導)才能明白,下班了就是下班了,他們不要生活,我們還是要生活的。”

    妍希認為下班之后,領導和她發工作消息其實都是一種冒犯,“我想還是界限分明一些比較好。”

    ,小逢也被00后在職場上爽利做法震撼到,接替自己崗位的是一位00后,作為助理,工作多且雜,小逢在任時,下班后也會等老板看有沒有需要才會下班。而這位00后的時間觀念很強,上班卡著點來,下班絕不在公司多呆,有次下班,老板讓這位00后幫忙收拾下自己的辦公室,被她以下班時間且并非自己工作范圍拒絕了,沒過一周,這名00后就提出了離職。

    而在小逢眼里,保潔的工作其實不過是老板的小范圍辦公室,因為他怕丟東西,所以一直是小逢在給他做,而00后因此的離職行為點醒了小逢,原來還有“說不”的選項。

    剛踏入職場的00后周葉也并不慣邊界感不強的領導。

    在一次周末,為了和同事拉距離,新入職的周葉邀請同事們一起來家里做客,有幾位距離較遠的同事沒來,這件事被主管知道后,主管認為她是在搞小團體,對她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并警告她以后不能再和同事間舉辦相關的活動。

    這讓周葉感到郁悶,“下班后,我想和誰玩都是我的事情,他無權管我。”因此,周葉明確拒絕了主管領導的要求,并表示如果覺得自己做的不妥可以開除自己,但要提前和人事溝通好賠償方案。

    在周葉眼里,自己和領導是等的關系,“我們只是在工作上有職級的區別,但并不表示他有權對我進行任何非工作的干涉。”

    界限分明,向上管理,敢于反抗權威,這樣的行為不僅發生在互聯網、私企,進入體制內的00后們,也在身體力行地改變著職場規則。

    落生考入了教師編制,順利成為學校年齡最小的班主任。很快,一場考驗就來了,兩個學生之間發生意外,其中有一人被燙傷,經過落生協調,雙方達成和解,并約定醫藥費應該一人一半賠償。但沒多久承諾就反悔了,雙方家長都去教導處投訴,并認為班主任落生應當有責任,而領導那邊想息事寧人,所以也逼著落生去上門給家長道歉。

    落生并不認可這樣的解決方式,他認為,學生燙傷本屬意外,自己雖然是班主任也不可能無時無刻盯著學生,我是老師,不是孩子的保姆。于是,當領導在全校師生的大群里單獨@他,并批評他處事不當、管理不好學生后,落生回懟:不關我的事,不是我的責任。

    落生認為,“如果確實是我的問題,我是可以道歉,但事情的責任不在我,我道歉顯得我理虧,而且我有編制,他也開除不了我,頂多就是評優評職稱沒我的資格”。在當月,績效工資的考核中,落生拿到了最低的等級,但落生表示并不在乎,尊嚴和是非曲直才是最重要的。

    勇氣和底氣并存,不是每個00后都能整頓職場

    在新晉職場達人的另一面是,身為00后,有的人卻做不到如前者們的灑脫,有猶豫,有顧慮,才是更常態。

    考上了事業單位的聞岳不敢對自己的工作有絲毫怠慢,家教森嚴的爸爸規定她,每天必須是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的。本來就在工作上最努力的她,更不敢懈怠,自此以后她成了辦公室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個人,因為還涉及到財務工作,她更加小心謹慎,深怕自己出一點差錯。

    而也因為自己的勤勉和工作成績,她成為了單位最年輕的人大代表,而這也讓她背負了更大的壓力,當同事和領導把本不屬于她的工作安排給她時,她也只能全然接受,拒絕、反抗,并不在她的選項中。

    聞岳有自己的想法,“我雖然現在收入很微薄,但是只有表現好才有可能被調回自己家鄉的城市,所以現在的表現都是在為以后做準備,我不害怕別人說我卷,我也知道,和我同期進單位的同事可能比我更優秀,家境也比我好得多,而我只有我自己可以依靠,我要更努力地證明我的實力,年齡不該成為制約我的因素,而是我的加分項。”

    妍希最就被同為00后的同事的“慫”震撼到了。同事曉新每天都會在快下班時,被領導安排新的工作,在遭遇了幾次加班和工作外的任務后,曉新找到妍希吐槽,妍希則以身說法,告訴他要學會向上管理,"如果你覺得事情緊急,那么你可以立刻回復他,而如果你覺得這是不緊急,或者不是你的工作內容,你就可以晚兩個小時回復他,甚至不回復他。"

    在教授了“心法”后,她還是發現曉新有加班的狀況,在“恨其不爭”時,她也在反思,自己有底氣的一方面原因,來自于家庭的支持。

    雖然才畢業,但是妍希已經和男友在準備結婚,在此之前,雙方家庭分別出錢為兩人購置了婚房,而房貸也并不用她操心,她賺的錢僅需要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在職場上,她并沒有太多的野心,在嘗試了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銷售工作后,身體不適的她,果斷的辭掉了工作,選擇了工作更清閑但是收入并不高的行政工作。因此,說辭就辭的勇氣更多來源于無后顧之憂的底氣。

    在結束了實后,歐鵬順利轉正進入杭州一家互聯網小廠。身邊的同學,有接到了某家知名互聯網大廠的,讓他有說不出來的羨慕。當時的他甚至想邊實,再找一找別的工作,但是很快,這份羨慕就轉變成了惋惜,因為互聯網的不景氣,同學成為了被裁的應屆生,雖然不是親身經歷,這讓他的心態迅速轉變,下定決心要好好工作爭取轉正的機會。

    “每次洗澡的時候,掉落的頭發就順著水留下來。”害怕、委屈、不值都是歐鵬心頭揮之不去的情緒,但歐鵬不敢辭職,“別說整頓職場了,我甚至都不敢整頓我自己,我討厭晚上才開始的分享會,我討厭一天開不完的會,但我不想丟了工作,也不想得罪別人,也不敢犯錯,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的。”

    00年出身的歐鵬,開始讓自己變得更主動,甚至開始加入“內卷大軍”。

    Z世代的職場哲學,整頓職場是誰的事?

    整頓職場,變成了一場旋風,在不了解不透明的基礎上,有公司已經做出了提前防御,提前“整頓00后”。

    據湖北新聞報道,西安一公司招聘職位詳情中寫道: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做不利于公司的事,更不能起訴公司,做不到請離遠點。

    此前還有一公司專門設立管理00后的部門,對00后單獨管理。

    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1076萬人;同時,畢業生人數增幅也達到了歷史最高。領英期在全球進行的一項Z世代求職調研顯示,1/3的Z世代群體表示在“邁出職場第一步”時遇到阻礙。

    晨晨是最被解約的一名應屆生,整頓職場沒輪到他,但他提前已經感受到了這場整頓職場的旋風。在最一次的面試中,他被問起,你是網上說的那種00后嗎?你會不會想要整頓職場呢?這些疑問讓陳晨感到很無力,趕忙和“整頓職場”撇清關系,“我現在不想整頓職場,只想找到一份工作”,晨晨說道。

    在遭遇和領導的單獨談話后,周葉將自己的防備提升了一層,她把自己的手機快捷鍵設為了錄音功能,遇到私下的單獨談話和威脅,就能趁其不備錄音以保護自己的權益。

    歐鵬坦言,在裁員潮的當下,自己知道作為應屆生的他更岌岌可危,他詳細地用手機拍下自己在釘釘上的上下班時間,留存好加班的截圖,更認真研讀《勞動法》,以備不時之需。

    事實上是,00后們遠還沒能成為整頓職場的中堅力量,初入社會的他們不過是職場小白、萌新,職場上他們仍然是弱勢的群體,缺乏經驗和權威。整頓職場,不過是Z世代,帶著他們的勇氣拒絕不合理的要求,爭取自身權益,讓侵占了個人生活的無序工作重回有序的界線的訴求。

    另一方面,企業主也應當反思,過度加班、996、無故辭退,是否存在傷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是否讓內卷、低效成為常態,才讓“整頓職場”這幾個字的背后的力量顯得如此可怖。

    職場環境變了,追求等,鼓勵自我表達,重視個體感受,敢于質疑權威,提出反對意見,拒絕PUA,勇敢地維護合法的勞動權益等,不過是對“向來如此”的職場提出的勇敢對抗,也是由新生代帶頭,在改變畸形的職場環境。而不僅是00后,每一個不愿在畸形職場環境中生存的人或群體,都應該成為改變職場的力量。

    放在當下,魯迅的這段話似乎也不過時,“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或許,職場本不需要00后來整頓。

    標簽: 00后與職場 社交媒體 勞動者權益 整頓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