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大疆逼出了更好的GoPro!期待明年在有 DJI 的競爭下的 GoPro

    我從來都不會避諱我是 GoPro 粉絲,上大學的時候,關系非常好的朋友買了 Hero 4 Black,之后算是把我帶上了視頻這條路,從那之后每一代 GoPro 新品我都會自己購買,并在日常拍視頻時候重度使用。

    但我也從來不會避諱我對 GoPro 所厭煩的地方,不穩定的系統,頻繁的死機,以及每年一次看上去像是“擠牙膏”的更新,在每年掏錢刷卡時候,都得仔細評估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那個更新的功能點。

    GoPro 每年推出的新品能算是擠牙膏嗎?從最近三年來看肯定不算,從 Hero 6 到 Hero 8,雖然硬性畫質參數變化不大,但如果你真的常用運動相機,也會時不時接觸 GoPro 每一代新品,還是能非常容易發現 GoPro 對于運動相機這個品類產品的方向調整與優化。

    但直到大疆今年年初時候推出了 DJI Osmo Action,似乎 GoPro 的壟斷被打破了。

    非常感謝當時大疆讓我在產品發布前就體驗到了 Osmo Action,并且在我直觀指出 Osmo Action 在畫質寬容度上的問題后,他們也絲毫沒有掩飾問題的心理。總得來說,Osmo Action 還是做的相當不錯的,比 Hero 7 整整低了一千塊錢的起售價,不錯的防抖(做的不錯,但沒有 Hero 7 的 Hypersmooth 強),同樣素質不錯的畫質(寬容度一般),更重要的,是 Osmo Action 在形態上的創新,也就是鏡頭邊上的屏幕。

    當時 Osmo Action 在發布的時候,我在測評里談到覺得這塊鏡頭邊上的小屏幕沒有用,因為尺寸實在太小,但后續的長時間使用證明我當時錯了,Osmo Action 的屏幕雖然小,但是還是能在 Vlog 時候看看自己的取景范圍,也能大概評估下自己曝光是不是有問題。

    然后時間就過去了小半年,GoPro 發布了全新的產品,GoPro HERO 8 Black 以及全景相機 GoPro MAX。

    對于 GoPro 來說,這其實是兩款至關重要的產品,雖然從一家公司研發硬件的角度,DJI Osmo 的發布時間節點,并不會影響到 GoPro 這一代產品的產品定義,也就是 GoPro 幾乎沒有任何應對突然發布的競品來調整新品的時間,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HERO 8 如果不能做到比 Osmo Action 更強,那至少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GoPro 這家企業的產品基本就算失去競爭力了。

    但好在,用了 HERO 8 Black 兩個月后,我可以非常堅定的說,HERO 8 證明了 GoPro 依然可以做出市面上最好的運動相機產品,HERO 8 是綜合產品力最強的運動相機。

    當然,如同之前的所有 HERO 系列產品那樣,HERO 8 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依然讓我又愛又恨,有產品優勢,也有劣勢,趁著 HERO 8 剛剛開始正式開售發貨不久,如果你對運動相機這個品類的產品感興趣,希望下面我的使用體驗能帶給你一些參考價值。

    文章開頭的視頻是我們在 GoPro Hero 8 發布之前拍攝和制作的,在重度使用了兩個月后,我還有一些內容準備在文字里詳細說說。關于畫質的內容,你可以直接看視頻,展示效果會更加直觀,也遠比文字描述更好。

    首先,Hero 8 的設計改變是非常有利于高頻次使用者日常使用的,可以折疊在機身內的連接部件讓 GoPro 徹底擺脫了之前運動相機必須要裝個兔籠使用的問題,只要在相機這個折疊配件上裝一個快拆插銷,并且把所有配件都改裝成為快拆式連接,你就可以直接快速去讓自己的 GoPro 連接到任一配件上,極大降低了這款設備在最基礎使用體驗上的復雜程度,而且在拿掉兔籠這個設計后,電池蓋板被設計到了側面,這也就意味著,換電池和換存儲卡再也不用把機器從配件上拆卸下來再弄了 ,如果你平時用運動相機,一定會明白這個設計有多實用。

    當時 DJI 發布 Osmo Action 的時候,創造性的在機身正面放置了一塊屏幕,得到了眾多好評,GoPro 沒做跟隨,而是找了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案,一套外接的 Vlog 套件,好處是你可以在硬核運動相機和日常 Vlog 相機之間來切換使用模式,但壞處也是非常直接的,就是額外的配件也是收費的,會讓使用者多出一筆購置成本。

    說實話,這還真不能算是 GoPro 做運動相機不思進取或是怎樣,而是 GoPro 對于運動相機的理解和 DJI 不一樣,GoPro 會希望運動相機還是能保留最硬核的運動能力,而前屏顯示參數對很多專業用戶來說友好性會高一些。就像視頻博主影視颶風的 Tim 在自己的 Hero 8 測評里說的那樣,DJI 是想把運動相機和 Vlog 設備融合在一起,而 GoPro 則是希望讓運動相機保持其運動相機的硬核,但還是有兼容直接變成 Vlog 設備的能力。

    而從實際體驗來講,如果你想把 Osmo Action 變成一個適合拍攝的 Vlog 工具,光靠單機也是不行的,收音質量不夠好,你還是需要配一個有冷靴的兔籠,加上一個轉接頭,接一個類似于 RODE 品牌那種小麥克風的槍式麥克風。而 GoPro 則是官方媒體套件上包含一個槍式麥克風,你需要另外買個外界小屏幕,當然,這個屏幕尺寸畢竟是后裝,所以尺寸肯定是更大一些,也能看到更多的畫面細節,無非就是多花錢的問題。

    單從畫面硬性拍攝參數來看,Hero 8 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調整,但運動相機很關鍵的除了畫面素質,還有就是畫面防抖能力,這一點毫不夸張,Hero 8 是到了目前為止,防抖素質最好的運動相機,且絕對沒有之一。當然,在系統上,Hero 8 也做了更多方便拍攝的軟件調整。畢竟運動相機目前能承載的拍攝能力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更多能便捷調整的按鈕和設置,來方便高頻次用戶快速操作,還要適合小白用戶快速上手,Hero 8 這點做的還是非常領先的。

    防抖很強,大范圍延時拍攝的 TimeWarp 2.0 也加入了一個能直接在拍攝時候就能預設成片快慢變化的設置。但是,我對 GoPro 命名的方式還是有點擔心的,無論是防抖還是大范圍延時,GoPro 都取了一個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英文名稱,這點對中國小白不是很友好,尤其是那些不了解 GoPro 的小白。

    不是功能不香,是真的難讓沒用過的人知道究竟有多香。

    不過,軟件的更新和更好的設計不代表這一代 GoPro 就沒有問題了,沒有完美的設備,GoPro 的問題依然是比較突出的,比如背后的屏幕在 2019 年看上去真的有點小,鏡頭的保護蓋板不能像之前一樣自己更換了,原來就一直存在的偶爾死機問題在這一代依然存在。

    但是,如果你想要最好的運動相機畫質,最好的運動相機防抖,最簡單易用的運動相機拍攝功能,GoPro 還在最值得購買的設備行列中。GoPro 作為運動相機領域絕對的市場份額霸主,對這個市場的掌控力依然還在,且依然能在每年一更新的產品推出節奏中找到新的提升點。

    這些是靠 GoPro 自身的研發實現的,我們也很難否認 DJI 推出的新品沒有給 GoPro 壓力,讓 GoPro 在研發時更加努力。

    至于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希望下一代,或者是未來的 GoPro 能變成什么樣子?

    更大的傳感器,更強的處理器性能,能提供更好的拍攝畫質和夜景畫質,機身屏幕尺寸更大一些,操作穩定性再高一點,比現在音質更好的裸機收音。機身還能保持比現在不大太多,重量也不變化太多。

    但期望總歸是期望,GoPro 一年一更新,Hero 8 已經夠我使用一年甚至是更長時間,希望明年的 GoPro 在有 DJI 的競爭下,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