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相機部分成亮眼,致敬蘋果25年前數(shù)碼相機
iPhone 11的發(fā)布會上,相機部分成了介紹的重點。蘋果在 iPhone 11 Pro 上引入了頗具爭議的“浴霸三攝”,雖然造型被人吐槽丑,但拍攝效果的確亮眼。蘋果為全新的三攝系統(tǒng)引入了很多新特性,4 倍光學變焦、智能 HDR、多鏡頭拍攝......
在相機 App 的交互上,蘋果也做了改進。新的沉浸式界面,功能更多、更好用的編輯功能,以及被蘋果稱為 QuickTake 的快錄功能。當你拍攝照片時,想要快速切換到視頻拍攝,不需要去左右滑動,只要長按快門即可。
有意思的是,這個 QuickTake 功能,其實是致敬了蘋果在1994 年發(fā)布的一款彩色數(shù)碼相機,名字叫 Apple QuickTake。它被《時代周刊》評為第一款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還列入“100 件最具影響力的工具”榜單。
這篇文章,極客之選(微信:Geekchoice)就帶大家回顧一下,這款頗具歷史感的 Apple QuickTake 數(shù)碼相機。
蘋果衰落期的產(chǎn)物,和“牛頓”一個時期
90 年代的蘋果還不是今天的科技霸主,公司的名字還叫 Apple Computer。那時候蘋果正處于風雨飄搖的時期,喬布斯出走、市場份額下降,公司開始瘋狂嘗試一些新項目,力圖挽回衰落的局面,被稱為 PDA 鼻祖的 Apple Newton 就是那個時期的產(chǎn)物。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我們今天介紹的 Apple QuickTake,同樣出自這段時期。這個項目從 1992 年開始籌劃,彼時的數(shù)碼相機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同時期的數(shù)碼相機價格都在 1000 美元以上。1994 年,蘋果正式推出 QuickTake 100,這是 QuickTake 系列的首款型號,由柯達代工生產(chǎn)。
造型奇特,酷似望遠鏡
QuickTake 100 的外形很像一個雙筒望遠鏡。它有一個 8mm 的定焦鏡頭,光圈范圍是 f/2.8-f/ 16,ISO 約為 85,對焦距離最短為 1.2 米。鏡頭的同一側(cè)有內(nèi)置閃光燈,鏡頭蓋采用滑塊設(shè)計,向左推動可以打開。
圖片來自:Flickr?@Carl Berkeley
如果你看了?iPhone?11 上 QuickTake 功能的展示,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交互與 QuickTake 100 的鏡頭蓋滑動極其相似。
圖片來自:YouTube @LGR
“望遠鏡”的另一側(cè)就是取景框了。取景框在左邊,右邊是一塊黑白的 LCD 顯示屏,它可以用來顯示相機和照片的狀態(tài)信息。在顯示屏的周圍是四個控制按鈕,分別用來調(diào)整閃光燈、分辨率、計時器,以及刪除控制。這里的刪除鍵是“一鍵刪除”,用于清空相機的存儲空間,所以采用了凹形設(shè)計,需要用尖狀物體捅開。
圖片來自:Flickr@Thomas Huang
在相機的上面是快門按鈕,快門速度為 1/30-1/175 秒。相機側(cè)面有電池倉,需要三節(jié) 5 號電池,包裝中會附贈充電電池,和電池充電器。另一側(cè)是電源和數(shù)據(jù)接口,它采用 RS-232 串行接口,可以直接與 Macintosh 相連,在電腦端需要占用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和打印機接口。相機的底部還可以連接腳架、背帶。
圖片來自:Flickr@Thomas Huang
QuickTake 100 的整機重量為 500g,算是很輕了,你甚至可以拿它來自拍,當然考慮到對焦距離,最終的效果可能會不太理想。
最高支持 640x480 像素,但拍八張就滿
QuickTake 100 支持拍攝 30 萬像素的彩色照片(24 色),也就是 640x480,而就在昨天(9 月 16 日),小米公布要發(fā)售 1 億像素的手機相機。這是什么概念呢?填滿一張一億像素的照片,大概需要 350 張 640x480 的照片。
時間還是拉回 90 年代,那時候無論是相機技術(shù)還是存儲技術(shù),都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QuickTake 100 的內(nèi)置存儲空間僅有 1M,使用 EPROM 存儲器,它的特點是斷電后不會丟失數(shù)據(jù)。相機不支持擴展,所以存 640x480 的照片只能放 8 張,320x240 的可以存 32 張。那時候就算你買一個數(shù)碼相機,也無法滿足一天的拍攝,更不用說分享了。
圖片來自:Flickr?@Carl Berkeley
所以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 QuickTake 100 要專門設(shè)計一個“一鍵刪除”按鈕了,因為實在太容易滿了!
與 Macintosh 配合,直接導(dǎo)出照片
QuickTake 100 最重要的賣點之一,就是可以直接連接電腦導(dǎo)出照片,這也是數(shù)碼相機在那個年代的獨特優(yōu)勢。如果使用膠片相機的話,可能要等待幾天才能看到自己拍攝的畫面。在 QuickTake 100 的包裝上,突出展示了它與 Macintosh 電腦配合的優(yōu)勢,“將整個世界放進你的電腦”。
? ? ? ? ?圖片來自:YouTube?@LGR
在導(dǎo)入照片之前,你需要先在電腦上安裝配套軟件 QuickTake v1.0,使用軟盤安裝。安裝成功后,使用隨機附贈的數(shù)據(jù)線將相機與 Macintosh 連接,這時候相機要保持開機狀態(tài)。QuickTake v1.0 的功能并不多,最基本的就是導(dǎo)出照片,可以在電腦上保存為 TIFF、PICT,以及 QuickTake 自己的格式。
圖片來自:YouTube?@LGR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壓縮算法在當時還是很先進的,可以將照片壓縮到 100kb 左右。當時主流的存儲介質(zhì)還是軟盤,所以壓縮比例十分重要。
QuickTake 100 的相機素質(zhì)在當時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首發(fā)價格為 749 美元,放到今天可以買一個 128G 版的 iPhone 11 了。在當時,同規(guī)格的數(shù)碼相機價格都在 1000 美元以上,所以 QuickTake 100 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
陸續(xù)推出三款型號,但未能挽救當時的蘋果
之后,蘋果繼續(xù)與柯達合作推出了 QuickTake 150,增加了一個近攝鏡,可以拍攝 30 厘米的特寫,相機可以連接?Windows?電腦,價格降到了 700 美元。
第三款型號 QuickTake 200,蘋果改為和富士合作。它的造型和現(xiàn)代相機更為接近,增加了自動對焦、光圈控制、可擴展存儲,1.8 英寸的液晶顯示器可以直接預(yù)覽照片,這款相機的價格也降到了 600 美元。
圖片來源:Instagram?@macintoshmatt
蘋果的 QuickTake 系列,一共發(fā)布了三款相機,其實前后只有短短的三年。QuickTake 相機和 Apple Newton 一樣,并沒有在危難時期挽救蘋果,后者更是被媒體評為蘋果最失敗的產(chǎn)品之一。它們就像蘋果在墜落期間出現(xiàn)的一棵棵稻草,雖然降低了墜落速度,但并沒能徹底挽救這個公司。
1997 年,喬布斯的 NeXT 被蘋果收購,他本人重新回歸這個由自己創(chuàng)立的公司。隨后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喬布斯將大量盈利低的項目砍掉,包括 QuickTake、Apple Newton 等,只保留核心產(chǎn)品線,蘋果慢慢步入正軌,東山再起。
雖然未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但 QuickTake 獨特的設(shè)計,還是讓我們看到了蘋果的“特立獨行”。在這種精神的貫徹下,蘋果后來推出了無數(shù)改變時代的產(chǎn)品。雖然 iPhone 11 被人吐槽“沒創(chuàng)新”,但蘋果在看不見的內(nèi)部給它增加了?U1 芯片,也許在新的時代,蘋果已經(jīng)重新定義了“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