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講真,OLED就是比液晶強!

    OLED前世今生之深入淺出

    自從OLED技術出現以后,各大品牌商紛紛將OLED技術納入自家麾下,OLED電視便如同”香餑餑“一樣越來越受市場推崇,被更多消費者所熟知。即便是在手機圈也有諸如蘋果,三星等廠商使用OLED屏幕,可見其顯示性能之優秀。

    震撼的視覺效果!由眾多OLED屏幕拼接而成的影像隧道

    那么OLED到底是啥?作為一種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核心是一種透明的有機半導體聚合物,將這種材料制成薄膜,并在兩側施加電場就可發光。通俗來講,OLED就像是有無數個極小的彩色LED燈同時發光后以后把畫面呈現給我們。

    由于OLED簡單的物理結構,與電致發光的優秀特性,令它造出來的產品都非常的薄,據筆者所知,目前量產的OLED大屏幕面板厚度只有0.95毫米,最薄的OLED電視產品僅2.57毫米,遠非LCD所能媲美。

    薄至2.57毫米的LG Signature OLED電視

    講真,OLED就是比液晶強!

    說到液晶,這個曾經統治電視市場十余年的昔日王者,其顯示市場規模也由最初增長了十幾倍,本身存在的技術問題也是不勝枚舉,無論是從漏光、還是響應速度,再或者是顯示圖像,甚至是對比度,視角等方面來看,它的表現都是差強人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眾所周知,由于液晶的背光無法針對每個像素控制,顯示黑色時主要還是依靠液晶分子的偏轉來遮擋背光,因此液晶面板顯示黑色畫面時或多或少總會有一些光線泄露,無法得到極致的黑場。

    OLED電視展示的完美黑場

    而OLED自發光顯示技術就不一樣了,基于它獨特的物理結構,它可以很輕松的做到關閉不需要發光的像素,使其亮度歸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美黑場。并且不同于液晶,OLED還憑借自發光的原理使其擁有出色的響應速度,可以把不同亮度的切換時間控制在毫秒級,實現高幀率的圖像顯示且沒有拖影現象。這一點也是液晶所無法做到的。

    于是,某種意義上,筆者瞬間也就理解了剛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為什么評論區總有網友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是“xx大法好”了。

    引以為傲的“銀幕聲場”,液晶學不來!

    再一個,從OLED電視產品的角度來講,憑借OLED面板得天獨厚的優勢,索尼旗下產品搭載的“銀幕聲場”技術,依靠OLED面板結構簡單的特性,將屏幕作為電視音響系統的震膜,摒棄了電視產品正面的音響預留位置,令屏幕更加整體,這在電視產品歷史上具有革命意義。

    OLED:我說LCD遲早要完蛋,理由有這些

    震撼的銀幕聲場技術

    這里要特別說明,由于液晶屏幕結構相對復雜,分背光層和液晶材料層兩層,震動會對液晶分子的偏轉產生影響。因此以屏幕震動產生聲音的技術,只能應用在結構相對簡單的OLED之上。

    OLED技術結構簡單

    當然了,“銀幕聲場”這項黑科技也許并不是由索尼獨創,還記得當年在索尼A1亮相之際,幾乎同一時間LGD在CES展會中也帶來了相似的技術,并且他們把整套音響系統整合到OLED面板中(官方稱之為Crystal Sound OLED)。

    按照LGD官方當時的說法,這是得益于OLED對空間的要求極低,在面板后面預留了一塊位置給揚聲器。而索尼這款電視正是采用了LG Display OLED面板,索尼的平面發聲技術與LGD Crystal Sound OLED實屬“同緣血親”。巧的是,索尼率先把電視做出來而已!

    寫在最后,神游OLED

    可以看出,在眾多電視大廠強力認可OLED技術的情況下,OLED電視正在被更多消費者所熟知,普及率也得到了穩步上升。目前LG Display正在努力提升OLED電視面板產能來滿足高端市場需求,在產能不斷提升的情況之下,OLED電視價格正在逐步下調。而老邁的液晶技術受限于各種影響,已經無法再追逐新時代的腳步。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當中,筆者大膽的作了一個設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OLED技術將帶給我們更多超乎想象的體驗。就像最近院線熱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太乙真人手持的寶物山河社稷圖,未來電視興許也能發展成可大可小,可卷曲,也可折疊的“卷軸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