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因一張壁紙,華為起訴傳音索賠2000萬元

    敲山震虎,一張壁紙索賠2000萬元,覬覦非洲,華為攻擊傳音弱點。

    華為起訴傳音,索賠2000萬元,因違規使用一張主題壁紙。

    法律專業人士張華耀告訴《21CBR》記者,華為索賠的2000萬元,未必會得到法院的全部支持,具體賠償金額需要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和華為的舉證情況綜合判定。

    傳音表示,本次訴訟標的金額占公司資產總額、營業收入比例較小,公司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響,不會對未來生產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傳音的公告并未安撫到投資者,10月8日股價大跌超13%,9日繼續下跌4.4%,兩天市值跌去近80億元。據界面新聞,一位知情人士評論稱,此舉“算是華為對傳音專利方面的敲山震虎之舉”。

    侵權華為壁紙可算一時疏忽,但暴露出傳音更為棘手的問題——在核心專利技術上,非洲手機之王能否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

    核心專利不足百件

    傳音招股書顯示,公司已形成專利共計 630件,其中發明專利僅97件;正在申請且受理的專利合計 1655 件,其中受理的發明專利 1064 件,公司目前擁有 42 件核心專利。

    相比之下,僅在2019年上半年,華為獲得2314件發明專利,OPPO拿到1312件。華為、OV(OPPO和vivo)們通過歷年研發積累,其專利總量已達到數萬件,遠超傳音。

    在投資者交流會上,傳音控股董事、副總經理張祺指出,公司的技術優勢體現在:1.深膚色拍照技術;2.手機硬件新材料;3.大數據用戶行為分析;4.OS系統、移動互聯網產品服務。

    作為非洲市場占有率接近50%的手機廠商,傳音最核心的能力體現在對當地用戶需求的把握:擁有黑人膚色攝像技術、夜間拍照捕捉技術,暗處人臉識別解鎖功能;針對非洲局部地區經常停電、早晚溫差大、使用者手部汗液多等問題,研制了快充技術、超長待機、環境溫度檢測的電流控制技術和防汗液USB端口等。

    在研發費用方面,傳音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85億元、5.98億元、7.12億元和3.49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3%左右。

    招股書顯示,公司向華為、酷派等手機廠商受讓取得了合計94件專利,這些專利已開始使用并應用于公司產品,但由于時間較短,目前收入貢獻較小。

    傳音的專利使用費,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專門使用費用為1.53億元、3.17億元、5.01億元和5.73億元。2019年上半年,傳音在專利使用費方面的支出,甚至高于同期的研發費用,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約為5.45%。

    在專利方面,傳音已與華為展開合作,但華為因何還要起訴傳音?壁紙侵權只是手段,華為覬覦的或是非洲手機市場。

    非洲市場競爭激烈

    非洲市場對于傳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根據IDC統計數據,在非洲市場,其占有率高達48.71%,位居第一,這也是“非洲之王”的由來。

    傳音的主要收入來自非洲市場。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來自非洲市場的收入分別約為96.1億元、150.6億元、171.4億元和81.7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接近八成。

    營收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傳音手機產品的毛利率由2018年28.46%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30.80%。由此可得,非洲智能手機市場潛力巨大。

    從2014年至2018年,非洲市場智能手機保有量由1.52億部增長為 4.30億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6.54%;反觀功能機市場,保有量由4.98億部下降為3.57億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25%。IDC 預測,2022年非洲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占比將達到 70.38%,存在較大的結構性改善需求。

    傳音招股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功能手機銷量超過3800萬部,智能手機為1657萬部,但在銷售收入上,智能機是功能機的三倍,其利潤主要來自智能手機。

    在非洲市場,傳音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華為與小米。2018年華為以4.05%市場占有率排第四位,小米的市場占有率為0.78%,位居十二位。

    華為和小米正在加大對非洲市場的投入。國內手機市場銷量連續九個季度下滑,雖然華為仍保持增長,市場份額接近40%,但后面還有小米、OV、蘋果等大廠,競爭同樣慘烈。受宏觀環境影響,華為在歐洲市場發展受阻,海外新興市場有可能成為增長新引擎。

    搶占非洲等新興市場,成為國內手機廠商為數不多的選擇,華為意欲拿到非洲市場智能機紅利。

    華為深度參與非洲通信設施建設,當地超50%的無線基站、70%的4G網絡、約5萬公里光纜均由華為建設,積累了豐富運營經驗。2019年4月,華為被曝出與南非當地經銷商合作,推出“華為線上商城”服務。

    小米旗下紅米Redmi掌舵人盧偉冰表示,今年要發力的新市場是拉美和非洲,年初,小米對外宣布成立非洲地區事業部。無獨有偶,2019年2月,OPPO表示有鑒于尼日利亞(非洲人口最多國家)趨于穩定的外匯匯率和眾多的年輕人口,該公司決定拓展該國市場。

    7月,OPPO成為非洲杯的首個中國贊助商,足以顯示對該市場重視。同月,vivo宣布其在中東和非洲市場的擴張計劃,將在該地區推出其最新的Y系列智能手機。

    隨著國內廠商扎堆非洲市場,勢必會對傳音造成壓力,其利潤或將受到沖擊。不過,傳音在非洲市場耕耘超過10年,有運營、渠道等優勢,其他廠商在短時間內難以復制。

    當華為們持專利之矛,攻其弱點,傳音的技術隱患或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