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已成為手機廠商角逐的下一個戰場
華為官宣將在旗艦機Mate30系列發布會上同步發布華為首個智慧屏。至此,已有三家國產手機廠商進軍互聯網電視行業。據筆者了解,陸續還會有手機廠商跟進互聯網電視領域。顯然,互聯網電視已經成為手機廠商角逐的下一個戰場。

其實,看看今年互聯網電視行業,你會發現異常熱鬧:小米電視沖上國內電視銷量第一,華為、榮耀、一加紛紛跑步進場互聯網電視。
對于這一場景各位看官是否眼熟?2014年,小米手機第一次坐上國產手機銷量TOP1的寶座,同年,榮耀手機獨立推出榮耀6、一加推出第一款產品、羅永浩的錘子T1發布,互聯網手機行業開啟全面競速。似曾相識的場景,背后隱藏著一個規律。
小米教育市場 華為坐穩市場
小米與華為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冤家,兩家相互“學習”、相互“依存”。每當小米教育、跑通、驗證完一個主產品后,華為基本也會做足充分準備“穩當”進場,手機如此,電視亦如此。
據了解,華為做智慧屏已準備近3年時間,這是其布局“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的一個重要環節。長期以來,華為一直想要搭建自己智慧家庭生態,可惜終究不得其法,路由器/智能音箱等產品都不是入口級產品,所以,華為智慧屏系列產品應運而生。

雖然,華為一直強調智慧屏不是電視,將其定位為智慧控制中心,但實際上大家都是這個邏輯:雷軍在2013年做智能電視時表示“我們這個電視跟一般的智能電視非常不一樣,一般的智能電視是將智能系統外掛在傳統電視上,激活率很低,使用非常麻煩。我們在設計智能電視的時候是將電視做成智能系統的一個模塊,我們的智能電視有一點點像大屏幕的電腦,帶電視功能”。
此外,2017年小米電視加入了小愛同學,提出了AI學習、控制中心的概念。
互聯網電視2.0:AIoT必爭之地
如果將聯網、連接手機、安裝APP定義為“互聯網電視1.0”,那么現在的互聯網電視應該稱之為2.0。“互聯網電視2.0”承載了視頻中心、控制中心、及信息中心的定位,它是AIoT時代客廳經濟的入口、智慧家庭生態的大腦。
對此,無論是雷軍、趙明、還是劉作虎,都有著共同的認識。
手機只是AIoT中的一環,未來國內TOP5的手機廠商都會向平臺型公司轉型,以蘋果為理想形態,打造自己的開放閉環,“手機+AIoT”的戰略組合將成為大趨勢。
明年,如果OV也開始做電視,大家不要覺得奇怪,他們連芯片領域都想涉足,何況供應鏈已經相對透明的電視行業。
隨著5G時代的到來,AIoT成為業內共識,人工智能+語音識別+人臉識別+邊緣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多技術的融入,將助推智慧家庭行業的爆發。
2020年,中國電視產業新的開始
未來2年,國產電視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華為小米“神仙打架”、小而美電視頻出,傳統廠商也不會坐以待斃,聯合還是價格戰,一觸即發。

最后,留個問題:一邊是研發、供應鏈、渠道強大的華為,一邊是有著成熟智能家居生態+大量AI用戶的小米,誰能成為這場持久戰的最終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