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要立刻用棉花塞住口鼻 這是真的嗎?
最近老是看到關(guān)于“人死后會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其中有一條是說:“人死后,會立刻用棉花塞住遺體肛門和口鼻,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而且歷史悠久,在古代很普遍。上至王孫貴族,下至普通百姓,堵肛門和塞口鼻都是殯葬儀式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只不過用什么堵是有區(qū)別的。
堵肛門,有的用玉石,有的用木塞,而塞嘴巴,有的用玉蟬壓住舌頭,有的則是用一把糧食塞入嘴巴。
那為什么古人要這么做呢?現(xiàn)代人還會沿襲這些習慣嗎?一起來分析一下。
總的來說,堵肛門和塞口鼻,一是為了能讓死者體面地離開,二是為了安慰在世的親人好友。
人死后,若不做任何處理,將會發(fā)生什么?
尸斑、尸僵、大肚子(也叫巨人觀)、尸綠、腐爛生蛆……整個過程并不美好,但都是真實存在的。
堵肛門和塞口鼻,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防止體內(nèi)的氣體和液體逸出。
人死后,當血液還沒有凝固時,身體里的水分和血液有可能從開放性的孔洞溢出,尤其是受傷、手術(shù)、疾病等原因死亡的遺體,血液從面部眼鼻口流出的現(xiàn)象比較多見。
此時,我們的肌肉也會松弛下來,就以肛門為例,平時我們就靠括約肌控制著,死亡后括約肌失去張力,排泄物就會流出體外。
除此之外,人體還會從內(nèi)而外產(chǎn)生難聞的氣體。
從人體死亡的那一刻開始,分解就開始了。
拋開人類給自己的定義,死亡后的身體,本質(zhì)上和一塊肉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遺體的腐爛是從內(nèi)到外的。體內(nèi)的細菌肆無忌憚地擴散,在分解的過程會產(chǎn)生大量氣體,有的不僅有毒,而且非常難聞。
這些氣體不斷積累,就會讓遺體慢慢“發(fā)脹”,肚子也會變得鼓鼓的,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氣體就會從身體的孔洞里溢出,很多人常說的尸臭味就來自于這些氣體。
因此,在殯葬儀式中,為了不讓死者面臨如此尷尬的局面,人們會將死者的眼鼻口,以及其它人體孔洞全部堵住。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執(zhí)行火化,還會這么操作嗎?
過去古人土葬居多,不得不面臨遺體腐爛的問題,如今大部分地區(qū)都實行火葬,還會堵肛門和塞口鼻嗎?
事實上,還是會的,但不是玉石木塞,而是棉花,有的醫(yī)生和入殮師還會這么做,但總的來說,這樣的情況并不多見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三點:
一是火化的普及度高了,及時火化避免尸體嚴重腐敗;
二是現(xiàn)代殯葬儀式簡化了,在我們鄉(xiāng)下,人死后會在自家停留幾天再去火化,死者家人會根據(jù)當時的季節(jié)和天氣,決定遺體停留時間,天冷大概放5天,天熱的話也就兩三天,有時隔天就去,火化后再進行吊唁,如此操作也就是為了防止遺體發(fā)臭腐爛;
三是現(xiàn)代殯葬還有冰棺服務(wù),不用擔心尸體發(fā)臭。
國外也會堵肛門嗎?
很多人疑惑,外國的人處理尸體也會堵肛門嗎?
事實上,確實是的,很多國家可以自由選擇火葬還是土葬。在土葬中,塞肛門是防腐工作或者遺體美容工作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一般人難以忍受,但又非常神圣的職業(yè),主要分為四個步驟:清潔、整理、防腐、美容。
首先確保遺體正面朝上,脫掉衣服(一般用剪刀直接剪開),再對身體的口腔、眼鏡、鼻子和其他孔道消毒,還會給男性死者刮胡子。
其次整理死者的儀容,由于身體已經(jīng)死亡,各個部位僵硬,為了能讓死者看起來就像是安靜睡著了一般,一般會在凹陷的眼睛里放上棉花或者其他塑料物品,看起來更飽滿,閉上嘴巴,實在閉合不了的,會在內(nèi)部縫合,使得嘴巴看起來更自然,也會在遺體上涂抹保濕乳液,防止遺體發(fā)干。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在鼻子等人體孔洞放上棉花,以防止污穢物泄露。
然后就是防腐過程,用防腐液替代血管中的血液,腹腔里的體液也會吸出,并用防腐劑代替。這個過程涉及動脈開刀,以及大約5cm的針扎,很多人覺得有些“殘忍”。
最后才是美容,美容項目很多,包括剪發(fā)、美甲、化妝和服裝。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針對一些“正常死亡”的遺體,若死者非正常死亡,例如缺胳膊斷腿或者車禍死亡,整個過程還會更加復(fù)雜和艱難,不光是要美化,還需要縫合遺體,或者重新塑造缺失部位。
工作雖然陰沉且繁瑣,但是好在薪資還是可觀的。在美國,遺體美容師的年收入最高可達28萬美元,從事該行業(yè)的人員也呈上漲趨勢。
最后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接下來殯葬服務(wù)會越來越好,形式也會越來越多。
國外很多地方已經(jīng)開始實行新穎的綠色殯葬模式,例如人體堆肥、遺體種蘑菇、蛋形膠囊、骨灰變鉆石等等,但價格并不便宜。
綠色殯葬的宗旨就是死后不給地球添負擔,相反還要造福子孫后代。
如果能普及,那么像給死者堵肛門和塞口鼻的行為會越來越少,不是這樣的方式不好,而是我們有了更好的選擇!
標簽: 人死后要立刻用棉花塞住口鼻 人死后如何處理 死亡遺體 殯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