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智慧物流打通農產品進城全鏈條,成為農民的“金鑰匙”

    “多虧了百譽智慧物流,短短5天就把2萬斤紅桃銷售一空。”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曬鼓坪村村民鄒勇和沒想到,偶然間聯系上的一個智慧物流網絡平臺,不僅解決了困擾自己幾個月的桃子收購問題,還把收購價由每公斤2元提高到5元。

    武陵山深處的曬鼓坪村盛產優質紅桃,位置偏僻,物流成本高過紅桃本身的價格。鄒勇和不信邪,帶著幾十戶村民種了1萬顆桃樹,桃子喜獲豐收,但由于要多次水陸轉運,遲遲找不到銷路;有人愿意每公斤2元收購,僅夠種植成本。

    山里有好貨,卻運不出、賣不了,“豆腐盤成肉價”,這是貧困山區的普遍“痛點”,也是長陽百譽“智慧物流+電商交易”平臺大顯身手的“發力點”。平臺以物流為切入口,探索打通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全鏈條,讓好貨快速出深山、賣好價、促增收。

    貨運不出去?宜昌百譽智慧物流公司整合社會閑散資源,在長陽縣135個村設立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交通物流服務站,運用大數據精準設置12條“貨運班線”,57臺貨車每天定點定時運行;山貨運到縣城的農村電商快遞物流產業園后,通過入駐的15家快遞物流企業,快速運往全國各地,3天內就能進入城市的餐桌。

    在國家級貧困村——大堰鄉邊家坪村,宜昌市清江肴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廠房頂上“您安心工作,好吃的我幫您做”紅色大字映入眼簾。公司創始人田江海2016年從阿里巴巴辭職返鄉創業,建加工廠、做電商,他游刃有余,唯獨物流讓他傷透腦筋。

    起初,他每三天用車拉貨到縣城發出,每月成本5000余元不說,還費時費力;依托百譽平臺,每月運費降到500元,還提速近一倍。田江海不斷擴大規模,已帶動800余名貧困戶增收。

    長陽韻達快遞總經理王傳喜說,縣域內過去單獨派車一件快遞要2元多,現在降至1元左右,“物流業務這兩年以60%的增幅上升,上行快遞量在韻達湖北區域排名前列。”

    物流一邊連著田間地頭的賣方,一邊通過電商連著四面八方的買家。公司135個農村電商交通物流服務站,也是135個貨物收發點,站長們把山里的“寶貝”收上來,再通過自己或平臺上的10多家電商賣出去。而今,山里的土貨源源不斷“飛”出大山,成為農民脫貧奔小康的“金鑰匙”。

    “物流車直接開到家門口,我成了以快遞物流為媒,帶動電商、批發的新農人,工作、顧家、農活三不誤,還能帶動貧困戶增收。”漁峽口鎮龍池村百譽農村物流服務站站長鄧開月說,“去年通過我這個點,村里的貧困戶夏兵的5畝椪柑賣出980單,賺了近8萬元。”

    長陽縣物流局局長湯應權表示,通過資源整合,百譽搭建起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吸引農村電商創客加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百譽整合的電商平臺,又為其物流體系的基石——農村物流服務站站長和物流車賦能,不斷創造訂單增加收益;進而增強平臺的集聚力和輻射力,將深山土貨的價值發掘出來,成為城里人趨之若鶩的生態產品。

    目前,百譽平臺每天的上行貨物已達7000余件,公司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去年,長陽縣農村電商網絡交易額達5.86億元,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脫貧攻堅的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