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華為鴻蒙搶跑,有望成長為物聯網時代的領軍品牌

    日前,華為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向全球發布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緊接著又推出搭載這一系統的首款終端榮耀智慧屏,這也意味著“備胎”已久的鴻蒙正式轉正,并已投入使用。如果說互聯網時代微軟的Windows系統是主流,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iOS和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是主流,那么在5G主導的物聯網時代,華為的鴻蒙系統則是對下一代操作系統的提前布局,也有望成長為物聯網時代的領軍品牌。

    備胎轉正

    據介紹,鴻蒙OS具備四大技術特性,可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實際上,華為鴻蒙操作系統早已于2012年提出。華為公司于2011年設立2012實驗室,定位于各類華為所需基礎技術的研究,包括芯片、操作系統、編譯器、人工智能算法等。其中,終端OS開發是2012實驗室的重要部門之一,主要從事操作系統研發。2019年5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申請“華為鴻蒙”商標,申請日期是2018年8月24日,注冊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專用權限期是從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鴻蒙系統發布后,搭載該系統的首款終端也應運而生。華為還正式對外發布了榮耀智慧屏,這也是華為智慧屏戰略的首個產品。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要打造華為、榮耀雙品牌,同時做智慧生活全場景,智慧屏將帶來顛覆性體驗。

    作為全新品類的第一款產品,榮耀智慧屏系列不僅采用華為全新發布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還搭載鴻鵠818智慧芯片等3顆華為自研芯片,采用55英寸全面屏,94%的屏占比,最薄處只有6.9毫米,具備協同智慧能力;內置升降式AI攝像頭,首創系統級視頻通話功能;開創了大屏和手機的交互新方式,能實現魔法閃投、魔法控屏等功能;它還可以聯控功能智能家居,創新打造“我家”生活空間,通過智慧屏全局操控。這些創新的技術,讓榮耀智慧屏擁有了全面超越傳統電視的體驗。

    意在物聯

    余承東在介紹鴻蒙OS開發初衷時表示,在過去的傳統模式下,每一類新形態終端的出現,都會伴隨新的操作系統的誕生。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手機、 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大量智能終端出現,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大量IoT設備還會出現,形式非常多,但如果為每一種硬件都開發一種OS,工作量會很大,生態協同工作也會很復雜。

    “早在十年前,華為就開始思考面對未來的全場景智慧時代,用戶需要一個完全突破物理空間的跨硬件、跨平臺、無縫的全新體驗。隨著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為認為需要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的能力以及應對低時延、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因此逐漸形成了鴻蒙OS的雛形,可以說,鴻蒙應未來而生。”余承東說。

    鴻蒙OS發展的關鍵在于生態,生態的關鍵在于應用和開發者。為快速推動鴻蒙OS的生態發展,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并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推動鴻蒙的發展,并通過討論對產業或技術發展提出建議。

    據余承東介紹,谷歌也在開發下一代操作系統Fuchsia,它是微內核的,可適配各種各樣硬件終端,但是Fuchsia不是分布式設計,性能不夠好。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表示,鴻蒙系統針對物聯網而生,在萬物互聯的需求下,跨平臺跨品類部署操作系統具有戰略性意義,互聯網時代成就了微軟Windows ,移動互聯網時代成就了谷歌安卓,物聯網時代有可能成就鴻蒙。

    優劣并存

    鴻蒙目前還不會應用到手機上,余承東表示,目前手機端仍然優先使用合作伙伴谷歌的操作系統,一旦被美國封鎖,可實時轉向鴻蒙系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對于鴻蒙系統的生態進展,華為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鴻蒙主要的任務就是做好生態。

    在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輯劉啟誠看來,Android和iOS已經有超過十年的開發時間,短時間內很難讓消費者放棄已經熟悉的系統來選擇新生的鴻蒙。

    資深通信專家康釗則表示,鴻蒙系統在技術上不是問題,主要是生態系統不完善,華為不在手機上應用,也是怕影響銷量,比如國外手機用戶只要一聽說非安卓操作系統,不能用谷歌支付,可能就不會買華為手機。“所以,中國用戶可以接受鴻蒙,但目前階段外國用戶是不接受鴻蒙的,需要相當長時間完善。在這種情況下,鴻蒙又需要實際應用,以便更成熟,那就只能用于工業互聯網之類的用戶感知不明顯的系統。”

    電信分析師馬繼華也指出,新系統的缺點就是生態不完整,對于開發者來講有很高的學習成本,包括開發的成本、用戶學習使用的成本,在這方面新系統有很大的壓力。對于這一點,余承東也坦言將繼續完善生態。

    但鴻蒙也有其優勢。馬繼華補充到,華為鴻蒙系統與安卓和iOS相比,第一個優勢是沒有歷史負擔,作為一個新系統,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一些創新的技術,而不用去考慮更多的兼容;第二個優勢是華為有一些非常好的創新,適應萬物互聯;第三個優勢是,5G到來以后,萬物互聯會使各種設備一體化,在這個過程中確實需要新的系統。

    “場景應用是一個發展趨勢,不管是蘋果還是谷歌,都在往這方面發展,其他的企業也在做。這個趨勢是一定的,至于哪個系統會成為主流,就要看誰的規模做起來最快,誰的技術最好,誰能夠被用戶所接受。”馬繼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