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AI技術正滲入我們的生活

    早上起床,小明便用手機叫車,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車自己啟動并從地庫開出來。它很“聰明”,遇到突然竄出的行人,馬上緊急制動。到達目的地后,這輛車可以前往停車場,并找到空位停車……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裝載百度Apollo無人駕駛系統車輛的真實演示。在近日閉幕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說,自主泊車技術目前已經接到訂單,車主很快就能親自體驗了。

    在中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產品如雨后春筍,加速成型。隨著5G的逐步落地,這些產品正在改變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中國自動駕駛整體水平保持在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L4級(高度自動駕駛)。百度近日又宣布,百度與一汽紅旗合作打造的L4級乘用車已經投產。

    “這款車經歷了嚴格的整車測試,能夠全面保證車輛的交付安全和行駛安全。”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說,百度L4級自動駕駛車的城市道路測試里程已經突破200萬公里,覆蓋13個城市,新增專利438項。

    “未來的汽車不僅擁有超級大腦,還能成為主人的秘書、保鏢。”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吉利2018年3月發布了吉客車載智能網聯系統(GKUI),目前已擁有超過100萬用戶。

    不僅是交通出行。浦發銀行副行長潘衛東說,為客戶提供一對一金融助理服務的“數字人”年內就能推出,這位溫柔、親切的助理24小時在線,她不會忘記任何事情,清楚知道客戶的需要。

    醫療領域也在上演“奇跡”。近日,在5G+AI的支持下,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專家遠程操作機器手臂,成功將12根椎弓根導針分別植入嘉興和煙臺的兩名患者體內,完成了全球首例三地同步骨科機器人手術。

    當前,數據資源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依托,關乎未來世界生產格局的整體變革,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制定相關產業政策,以謀求新一輪發展優勢。中國AI技術在過去幾年也實現了高速發展,但關鍵技術、基礎研究和安全規程仍待加強。

    隨著AI的發展,安全成為熱議話題。業內專家指出,對人工智能產生的安全風險加強戰略性、前瞻性的研究部署,逐漸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已經成為國內外的共識。特別是人工智能發展中遇到的隱私保護、算法價值觀、開放合作等問題,都需要找到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中國一些城市也頻頻發力。上海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副市長任組長,16個委辦局均有人員參與。通過人工智能發展聯盟,積極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綜合生態環境。在北京,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已經發布,課程包括中小學版與中高職版兩套體系,旨在將人工智能前沿科研成果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推動人工智能知識教育的原始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