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網絡零售總規模被低估 新業態未納入統計框架

    6月11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網絡零售服務業:格局、競爭與生態》專題報告,詳細闡述了網絡零售服務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報告稱,近年來社交電商和內容電商等新業態不斷涌現,但并未納入傳統網絡零售的統計框架中,網絡零售總規模較現有統計口徑被低估。2018年,社交電商和內容電商等新業態規模至少占傳統B2C網絡零售GMV(成交總金額)的32.12%,預計2019年這一數字將達60%以上。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零售服務業規模達6萬億(線上與線下總和),占社會零售總額的18%。拆分來看,線下的交易服務(主要是租金)占了大頭,約占總量的40%以上,高于線上,而廣告、物流、運營方面的占比則比線上少很多。線上部分主要是廣告、物流、運營,這三部分占據了線上零售服務的90%以上,其中物流占了近1/3。零售服務的收入就是零售商的成本,因此,線上與線下各有優勢,融合發展是大趨勢。

    報告稱,電商新業態層出不窮,而理論沒有跟上實踐的發展。例如,微商從一開始的“小打小鬧”,到2018年GMV規模超過11000億,只用了4年時間,這還僅僅是B2C微商的規模,也沒有將小程序計算在內。因為沒有將這些創新業態納入統計,因此,報告認為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被嚴重低估。

    如果將微商和拼多多等新業態納入統計,2018年,中國B2C網絡零售的GMV規模應是6.6萬億,而不是5萬億。實際上,2018年新業態至少占(傳統)B2C網絡零售GMV的32.12%,如果加上小程序的GMV 1萬億,2019年預計新業態規模將占(傳統)網絡零售B2C總規模的60%以上。未來的電商市場正站在新的起點,新的市場增量不斷涌現,將助力中國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