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
11個部門2月底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中國汽車行業從業者的朋友圈,最近都被一份文件刷了屏。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部門在2月底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下稱《戰略》)
-
讓科技成為他們的“眼睛”
徐 駿作(新華社發)打開手機QQ,語音開始自動讀屏:收到紅包恭喜發財,點擊查看詳情。熟練地點擊紅包后,90后視障人士劉瀟靦腆一笑,
-
打破AI人才培養瓶頸,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
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智能家居很火爆!你家用上掃地機器人了嗎?
近日,在北京望京工作的張女士像往常一樣打開手機APP,指尖輕輕一點,遠在通州家里的小米掃地機器人應聲而動,開始按照之前掃描好的路線逐
-
“刷臉打卡”技術升級 戴著口罩也能認出你
3月6日,在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門禁口,員工們戴著口罩和安全帽,排隊陸陸續續刷臉打卡。他們沒有摘下口罩或帽子,僅在屏幕前簡短停留,員工
-
AI抗疫更安心! 人工智能國家試驗區顯身手
從病毒分析、疫苗開發、藥物研發,到診斷輔助、智能測溫、AI消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AI技術前所未有地被應用其中。值得一提的
-
智能智造助力“超級工程”復工復產提速,用效率搶回時間!
伶仃洋上、珠江口邊,一批智能化建造設備和系統的使用,正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復工提速,用效率搶回時間。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
-
快來學習!人工智能的六點原則
外交部原副部長、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在《人民論壇》撰文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成長依靠的是世界各國科研人員分享思想、相互
-
三部委: 進一步創新突破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用“小AI”解決人工智能的“大”煩惱 技術初期期待寬松發展環境
人工智能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其背后算力的消耗也十分驚人。有統計顯示,谷歌公司研發的伯特預訓練語言模型,擁有3 4億個數據參數,而訓練它
-
實現多人測溫,智能紅外成像式人體測溫門實現多項技術融合
記者8日在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門口看到,來自常州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工人正在緊張安裝一扇智能紅外成像式人體測溫門。該校智能
-
搜狗新發布錄音筆兩款核心產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產品進行了升級
搜狗公司日前新發布錄音筆兩款核心產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產品進行了升級。近年來,搜狗公司基于以語言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戰略,積極布局智
-
“人工智能訓練師”成新職業,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3月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向社會發布了人工智能訓練師、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
-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產業生態等基本形成
日前,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
-
人工智能成“香餑餑” 專業選擇不必只奔“錢途”
近日,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約180所高校通過了新增人工智能專業的審批。高等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人工智能領域傾
-
509公里!王向斌、潘建偉團隊刷新光纖量子通信新紀錄
記者從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獲悉,繼首次實驗驗證了遠距離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可行性,在300公里真實環境的光纖中實現了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后
-
英偉達宣布:GTC2020取消,改為線上發布
3月4日消息,英偉達本周宣布,受疫情影響,原計劃于2020年3月22日至3月26日、在美國加州圣何塞會議中心舉行的GTC2020取消,改為線上發布。
-
ITU正式啟動6G研究,尚未確定標準的制定計劃
5G才剛剛正式上路,6G就迫不及待了,此前有已經陸續多家機構、運營商、企業宣布啟動6G研究工作,為的自然是提前占領制高點。在瑞士日內瓦召
-
測額頭還是測手腕?體溫槍到底測哪里更準確?
近段時間,由于疫情較為嚴峻,大家不僅外出受到諸多限制,即使能夠出門也要處處接受體溫測量,十分不方便。目前,在公共場合最常用的測溫儀
-
小米在印度手環市場份額高達48.9%,占據半壁江山
近日,知名統計機構IDC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印度可穿戴設備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小米在印度手環市場份額高達48 9%,占據半壁江山。據悉,印度
-
從解散團隊到線上平臺突然爆倉 高科技口罩96小時"魔幻時刻"
從解散團隊到訂單開始爆倉,石芳經歷了96小時的魔幻時刻。石芳是小為口罩實控人,這是一款自主研發濾膜的可洗口罩。石芳出示的第三方檢測報
-
2027年全球醫療市場規模超90億美元 這四大趨勢搶先看
醫療保健行業正在經歷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化轉型,這場變革幾乎改變了該行業的方方面面,使曾經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并重新定義了從診
-
科研論文: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電熱吹風吹30分鐘后可再用
9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的建議與關心下,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 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聯合公共衛生學院,在《微生物與感染》
-
美臨床試驗顯示:美國基因編輯細胞可在人體內長期存活,有望用于抗癌
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顯示,經過體外多次基因編輯的免疫細胞可在癌癥患者體內存活數月,表明這種方法未來有望用于抗癌和治療其他疾病。
-
質量檢測機改全自動口罩機:3天研發5天量產 單機產量可達每分鐘120片
面對市場口罩需求量大的情況,廣州高新區某企業加快科技攻關和技改,僅用3天就將3C產品質量檢測機改造為柔性AI(人工智能)視覺全自動口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