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創業標兵”——展肖華帶起富民新產業
如果不是耳聞目睹,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一位剛畢業不久,漂亮、文靜的女大學生,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成為總面積1000畝的葡萄園農場主,她就是山東省萊西市武備鎮峴沽村、青島農信園藝場總經理展肖華。
回報父老,她留戀這片黃土地
展肖華,生于1987年2月24日,山東青島萊西市武備鎮峴沽村,當時峴沽村也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小山村,父老鄉親祖祖輩輩有種植葡萄的傳統。父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民,80年代中后期,父親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了,承包了10畝葡萄園,辛勤的耕耘著,然而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積蓄全賠上了。父親那一聲聲的嘆息,讓她萌生了一個念頭:將來一定要在這片黃土地上做出一番事業,回報父母和家鄉!
2005年她沒有如愿考入農業大學,而是考入山東師范大學英語系,她在校期間自修了漢語言文學本科,擔任歷屆學生會秘書長,團支書,并多次榮獲優秀學生干部稱號,并獲得濟南市"城色使者"稱號,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每當閑下來,她常常思考著自己的父輩到底失敗在哪里,她不斷總結著長輩們的點點滴滴,明白了很多東西,從中悟出了很多道理。當別的女生忙于逛街時,她總是穿梭于圖書館中,當別人買新衣服穿的時候,她總是節省下來買農業雜志看,很多人不明白,這么有活力的女生怎么偏偏喜歡上種地呢?很多人難以理解她的做法,不過她從沒過來都沒有放棄過,不斷的查閱資料,通過調查摸底,分析市場,她了解到了葡萄的價格高且供不應求,市場潛力無限。就在那時侯,她在沒有任何背景,任何經歷的情況下,勸說了父母,承包了鄰村里的80畝葡萄地,開始了一邊求學,一邊創業的"特殊"歷程。
克難而進,創出一片新天地
大學二年級開始,她白天學習功課,晚上挑燈夜戰,不停的背書看書。聰明的她在完成專業學習外,業余學習葡萄專業知識。家里的80畝葡萄園全部由父母打理。管理技術上,除了假期,她每天都通過網絡和父親交流,父親也是個葡萄種植能手,又勤勞能干,所以,葡萄園的發展一切都很順利。
從2005年開始每個假期回家她都親自下地干活,別人都覺得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癡迷種地,太不可思議了。但她心里最清楚自己的理想,晚上學習后白天再去田地里實踐,通過科學施肥、噴藥、鋤草、整枝、支架,各項環節的精心管理,她逐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那年暑假她的皮膚都給曬爆了、黑了,但她從回來沒有叫苦叫累。
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2006年秋后的一場霜凍把葡萄苗都凍壞了,一年多的付出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失敗后的她也彷徨過:一個女人要想單打獨斗創出一片天地,是多么的困難!身邊的朋友稱她為女強人,堅強的背后隱藏的是一顆脆弱的心,沒有人知道"女強人"的背后有多少辛酸和無奈!2007年她重整旗鼓,用自己平時打工賺得的錢去農學院考察實習,只身一人來到了煙臺著名的南王山谷酒莊、張裕卡斯特酒莊拜師學藝,回來后只身埋在葡萄架下觀察研究,不停搞配方,施肥,嫁接,耐寒等品種試驗。
2008年,她畢業后毅然放棄城市生活回到農村,并注冊成立了青島農信園藝場葡萄種植,現在在武備鎮的高家嶺孟家莊、院里已經有800畝葡萄園種植基地,加上周邊小片基地,總面積達1000畝,去年暑假日本神戶大學農學部中西教授和山根和之部長來訪,并與張裕、白洋河、長城等葡萄廠家簽訂了長期訂單種植合同。
碩果累累,帶起富民新產業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自己富了不算富,帶動農民才算富,葡萄園的發展帶動了周圍四個村莊的農民,目前她已經擁有自己的發酵站,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逐步走向科技化,產業化,每年5月份,都會派遣部分技術員到青島農業大學學習深造,現在年產量達120萬公斤,凈收入100余萬元。自己富裕的同時,帶動了當地5個鎮20多個村的經濟發展,為全市的葡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現在她的園藝場已經擁有三個子公司,先后安置下崗職工200余人,每當走進葡萄園,看到一串串葡萄綠的如翡翠,黃的似金錠,紫的像瑪瑙,令人垂涎欲滴,這是三年的精心培育結出的累累碩果!她在用行動告訴人們,年輕的女大學生種地,前途同樣光明!(宋學春 呂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