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82iqi"></fieldset>
    <tfoot id="82iqi"><input id="82iqi"></input></tfoot>
  • 
    <abbr id="82iqi"></abbr><strike id="82iqi"></strike>
  • 5G的誕生對無人機來說可謂如虎添翼 監管也更加迫切

    5G技術創新正在給無人機應用提供更深層次可能。這個道理不言而喻,無人機要飛得更高、更快、更遠,需要更完善的通信鏈路,更快速的圖像傳輸、遠程低時延控制等能力。5G的誕生對無人機來說可謂如虎添翼。

    不過,任何創新特別是互聯網領域的創新長期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相關監管措施往往滯后于技術創新速度。無人機也是一樣。當無人機輔以5G技術翱翔天空時,由此可能加劇的“黑飛”現象也值得關注。

    按照相關規定,無人機只能在低空且專門分配給無人機系統運行的隔離空域飛行,不能在有人駕駛航空器運行的融合空域飛行,飛行前還要向空管部門申請飛行空域和計劃,得到批準后才能行動。除此之外任何飛行都叫“黑飛”。但是,當前很多無人機飛行并未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導致未經許可闖入公共及敏感區域、意外墜落、影響客機正常起降、碰撞高層建筑等“黑飛”事件時有發生。

    “黑飛”引發的危險顯而易見。據介紹,一架重量為0.5千克至50千克的消費級無人機,若與高速飛行的航空器相撞,會造成航空器不同程度損傷,嚴重的可能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此前,由于操控不當,已有很多無人機致使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甚至還出現闖進軍事禁區,撞擊建筑物,傷及無辜百姓,竊聽、偷拍陌生人的家庭隱私等事件。

    隨著5G等技術不斷創新應用,無人機的未來前景會更好,這也讓監管顯得更加迫切。

    加強監管創新是必要的。根據相關規定,無人機飛行需要提前報備,這既涉及民航部門,也涉及軍事機構。任何環節“卡殼”都會導致飛行計劃泡湯。這種“離地三尺,都要報備”的監管方式,對于“低慢小”的無人機來說是否合適,值得探討。接下來,對于如何更好提高空域資源利用率、如何分類劃設空域、如何簡化審批程序、如何加強運行管理等問題,需要我們在全面推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頂層設計中充分考慮、科學論證、大膽改革。

    相關立法也要跟上。無人機運用特別是娛樂化應用場景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但各地出臺的監管措施還是顯得有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下,需要深入研究出臺無人機管理專門法律的必要性、重要性,把無人機真正管起來,從而既促進無人機產業良性發展,又控制“黑飛”現象蔓延。

    同時,還應創新監管手段,督促相關企業合規合法生產經營。應從研發生產、銷售物流、使用監管到報廢回收的全產業鏈角度,通過法律、管理、技術等多維度協同研究、綜合施策,確保無人機行業安全、有序、可持續發展。

    總之,無人機要飛得更高、更安全,離不開法治護航。期待相關法規制度的出臺,能為遏制“黑飛”提供可靠依據,讓無人機更好服務人們的生活。